與此同時,在當時廣州淪陷,局勢一派混亂的情況下,劉詠堯的小兒子劉緯武為了能夠跟母親在一起,他放棄了跟隨父親來到臺灣的機會,從此之后,長年的戰(zhàn)亂便將這一對父子分隔開。不過在后來的日子里,都作為劉詠堯兒子,劉緯文和劉緯武兩個人都選擇了參軍,只不過兄長加入了國民檔的海軍部隊,而劉緯武則加入了當時中國共產(chǎn)檔的部隊。兄弟二人隔海相望,經(jīng)歷了好長一段時間兩個人才得以重新相聚。
劉詠堯到底是不是上將
劉詠堯(1909—1998),是著名歌手劉若英的祖父,曾任國民檔陸軍上將,國民zf“國防部次長”,國民檔中央評議委員。但是史學界有人對劉詠堯是否是歷民檔最高軍銜一級上將軍銜持懷疑態(tài)度,劉詠堯到底是不是上將呢?理由如下。

劉詠堯照片
一、劉詠堯是黃埔軍校一期畢業(yè)生,同一期里面的佼佼者是譽為“黃埔太子”的胡宗南,而胡宗南是在死后被追授為一級上將的;同時,同一期里面的杜聿明作為淮海戰(zhàn)役國民革.命軍的最高指揮官也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將而已。在同學里面,劉詠堯并不十分出色,與胡宗南、杜聿明師兄相比,劉詠堯略也顯平庸一些。
二、黃埔軍校的教師顧祝同,在1954年成為一級上將,在國民檔敗退臺灣時,劉詠堯是陪同老師顧祝同一同逃往臺灣,并擔任國防次長一職,而此時顧祝同擔任的是參謀總長兼國防部長,在1951年是二級上將,而次長劉詠堯卻是一級上將,這不符合上下級的職位,所以劉詠堯為一級上將不可信。
三。劉詠堯本人和蔣介石的親疏關系不具備成為一級上將的可能性。蔣介石作為職業(yè)軍人,對于軍銜是非常重視的。其次子蔣緯國也是在1975年蔣介石去世后,費盡努力才晉為二級上將的。而劉詠堯和蔣介石的關系不如蔣緯國與蔣介石的關系親近。所以劉詠堯不可能是一級上將。
綜上所述,劉詠堯到底是不是上將呢?劉詠堯是上將是沒有爭議的,而劉詠堯是歷民檔最高軍銜一級上將有可能是不正確的。

劉詠堯(坐前排)與家人合影。劉若英被祖母鐘光儀抱在身上。

1949年,劉詠堯攝于廣州辦公室。當年曾任國民zf國防次長、代理國防部長。

補發(fā)給劉詠堯的黃埔一期畢業(yè)證書。

人們熟知劉若英,卻未必知道她的祖父劉詠堯。
劉詠堯17歲入讀黃埔軍校,自此戎馬半生。以致人生最后階段,他已不認識任何人,只是一天到晚唱《黃埔軍校校歌》,“怒潮澎湃,檔旗飛舞……”或背著孫中山遺囑,“余致力國民革.命凡40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背完后,拿筆默寫下來。
撤走臺灣
他沒能帶走小兒子
10月20日,80歲的劉緯武從香港回到廣州,接受南都記者采訪。午后的陽光探過怡樂路這間寓所的窗口,打在窗欞邊沿,談及父親暮年,已不再是那個性格強悍的軍人。父子之間不時爆發(fā)的“戰(zhàn)爭”,隨著年月的流逝,逐漸和解。一些被歷史定格的場景,卻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