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加投票的5000多名網(wǎng)友中,大部分網(wǎng)友認為玉帝更大,另有一部分人認為不具有可比性。有意思的是,這些議論生動地反映了人們對中國信仰的普遍認知問題。
首先的問題,誰的權(quán)力大?
當然玉帝大。玉帝有“大帝”的稱謂,而玉皇大帝就是中國信仰中天庭權(quán)力的象征。如來僅是一宗教領(lǐng)袖,什么時候這宗教領(lǐng)袖不靈了,玉帝不想帶他玩,就不帶他玩了,好比教皇跟國王的關(guān)系。就此而論,玉帝權(quán)力大,如來本事大。玉帝搞不定的事情,只好喊如來幫忙,如來一喊就要到。但如來要想請玉帝幫忙,恐怕就不那么便當。這就完全按照官場情狀來予以猜度了,本事大的,還是要被官職大的管著。
其次,誰的法力大?
《西游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搞不定,屁滾尿流地鉆到桌底大喊:“快請如來佛祖”。所以,人們要把玉帝比喻為CEO,把如來比為董事長;CEO解決普遍性問題,董事長只解決具體問題。
雖然這些問題,事關(guān)對中國主要信仰的理解,然而這些議論,幾乎都沒從宗教學的視角出發(fā),而多從世俗權(quán)力、身份或職位的大小來討論。比如,玉皇大帝管行政,如來佛管意識形態(tài);皇是權(quán)力的代稱,佛是本事的代稱。玉帝掌管皇權(quán),如來佛掌管宗教。中國一直是皇權(quán)大于宗教,所以玉帝要比如來大。這幾乎把信仰理解為現(xiàn)世權(quán)力關(guān)系的復(fù)制。
再次,誰更高貴?
這些議論全然忘記了如來貴為王子的身份,但卻以為玉帝生下來就是天的兒子,乃世襲的皇帝;如來是平民,靠的是個人奮斗,才修煉成佛。特別有意思的是,如來雖然能把孫猴子給收了,有實力,但議論中卻把如來看成是個“外來打工仔”;至于“玉帝”,怎么也是個“大大地主”級別,外來人口都由他管!這好像被染上了民族信仰的特色,外來打工的如來,再厲害,也無法與“大大地主”——玉帝相比!這使我想起,近年來宗教信仰層面爭奪中華正統(tǒng)的一些思潮。
第四,誰是正統(tǒng)的神?
玉皇大帝成為正統(tǒng)是因為玉帝是中華民族的,而如來佛祖是外來的,是外國人民的。所以,一個是中國的天帝,一個是外國的精神領(lǐng)袖。不過,有人認為,如來畢竟是外國友人啊,為了讓外國友人看到中華五千年的禮儀傳統(tǒng),玉皇老兒,讓讓他!
無論如何,在很多議論看來,玉帝掌管整個天庭,掌管著讓所有神仙長生不老的方法。……如來雖然法力無邊,但比起等級地位卻不如玉帝。
整個一個東風壓倒西風、正統(tǒng)信仰勝過外來信仰的姿態(tài)。記得魯迅說過,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玉帝壓倒如來,信哉斯言!然依此類議論來看,道教的根柢,卻全在于世俗權(quán)力及其血統(tǒng)身世。外來和尚能夠念經(jīng)于一時,卻無法打坐到永遠。正統(tǒng)的才屬永恒,有權(quán)力才是硬道理。
中國人對誰做老大的事情這樣感興趣!一句玉皇大帝和如來佛誰大的提問,引出如此熱議。而在這些議論之中,幾乎沒有人去比較佛教與道教的信仰及其信仰方式,以及佛、道教信仰的超越特征,卻熱衷于誰大。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