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經(jīng)歷:2008年6月至今,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任課教師;2005年5月,“杜威思想的當代意義”國際學術討論會翻譯;2004年-2005年,復旦大學哲學系《教牧心理學》及《宗教社會學》課程的助教和翻譯,任課教師:哈佛大學神學博士JamesD.Whitehead;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博士EvelynWhitehead;2002年9月-2004年6月,復旦大學“上海市基督教新教牧師碩士班”英文教師;2004年暑期,《人民畫報》上?偛繉嵙曈浾摺W生工作和社會活動;1999年10月-2001年6月,復旦大學哲學系學生會主席。
獎勵與榮譽:2007年,香港“道風”優(yōu)秀博士生獎學金;美國中華基督教總會頒發(fā)的“優(yōu)秀博士生”獎學金;2006年,香港“道風”優(yōu)秀博士生獎學金;美國中華基督教總會頒陳果發(fā)的“優(yōu)秀博士生”獎學金;2005年,香港“道風”優(yōu)秀博士生獎學金;2004年,香港“道風”優(yōu)秀碩士生獎學金;2003年,香港“道風”優(yōu)秀碩士生獎學金。
專業(yè)研究成果:2008年,撰寫的《耶穌為何如此言語?》發(fā)表于《基督教學術》(第六輯)2007年1月,上;浇绦陆探虝诮ㄔO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調查報告(梗概),發(fā)表于《基督教學術》(第五輯)2007年1月,翻譯的“學校教育的核心:論道德的形成和大學的教育(美)邁克·貝梯(MikeBeaty)”以及因此撰寫的“面對繁多的一種堅持:展望大學中的道德教育”,發(fā)表于《基督教學術》(第五輯)2005年7月,撰寫的“‘光’(理性)與‘影’(非理性)編織的綺麗——評奧托的《論神圣》”,發(fā)表于《基督教學術》(第三輯)。
陳果,知名博主“名字里都有個狐”。身兼地產公司重點項目負責人,又做編劇、心理咨詢師。一人分飾三種角色,從容轉換,樂在其中。她的青春從16歲時父親生意遇到打擊開始,獨自創(chuàng)過業(yè),住過危險的出租屋,睡過北京的潮濕的地下室,看過比冰還冷的臉色,分外懂得青春的無助和風險:一不小心就被周圍環(huán)境裹挾忘記了自己的方向,被信任的人欺騙一夜白頭,被人看低而自己又找不到出路……這些苦與痛,她都嘗過。現(xiàn)在的她,有機會接觸到行業(yè)大佬,看到他們輕易不肯流露出來的自我和驕傲!她更珍惜每一個在夜里失眠、請她傾聽的人。她說“如果你了解我,你會信任我”。近百名陌生人將過往的秘密交付給她,此后,輕裝上路。最后塑造成今天的哲學大師陳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