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一張一樣,李志委托他的好朋友宋楊畫了唱片封面,據(jù)說此畫的構(gòu)思是模仿“2005年北京雙年展”上的一幅畫,只是他忘記了作者和名字。圣誕節(jié)前夕,李志從深圳帶著500張成品回到南京,在青島路的半坡村咖啡館舉行了簡單的首發(fā)演出。唱片里的第八首歌曲《梵高先生》則在之前被放在“搖滾南京”網(wǎng)站上而被人轉(zhuǎn)載無數(shù)。于是人們開始從網(wǎng)絡(luò)上稱呼他為梵高先生,盡管這不是他最滿意的作品。幾年后,我曾經(jīng)問他寫這首歌的時間和動機,然而他沉默相對。
于是我突然明白這首給他帶來聲譽的歌為什么也帶來了傷害。在那些年里,他始終無法適應(yīng)自我和外我,不停的和一些莫須有的東西做著斗爭,不停的試圖去解釋。而人們的無動于衷終于讓他決定再也不唱《梵高先生》,時間是2007年11月18日。這一天他和他的同事在成都小酒館做了專場演出,這一天他的兄弟在上海成婚。這個兄弟就是《你離開了南京,從此沒有人和我說話》中的“你”。
2006年冬天在北陰陽營自己搭建的錄音棚里,李志完成了個人第三張唱片《這個世界會好嗎》,不同的制作方式,不同的成本投入,為此負債累累。又是這一年,他在北京和上海舉行了專場,參加了迷笛和雪山音樂節(jié),場場爆滿好評如潮。但是他自己卻好像越來越不高興。
2007年11月李志再次來到成都小酒館演出,在此后在成都一呆就是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