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達迪的支持者認為,巴格達迪與本·拉登目標一致——尋求建立一個伊斯蘭國。巴格達迪計劃以他占領(lǐng)的伊拉克北部地區(qū)為根據(jù)地,向周圍擴張,最終建立伊斯蘭國,在全球發(fā)動圣戰(zhàn)。巴格達迪因此被法國《世界報》冠以“新本·拉登”稱號。2011年5月拉登被擊斃后,巴格達迪曾誓言復仇,宣稱要在伊拉克全國制造百起恐怖襲擊。今天看起來他所實現(xiàn)的遠超當初的目標。路透社說,巴格達迪的精明之處在于,他不光在中東招募成員,還向美歐“圣戰(zhàn)者”敞開大門,將他們訓練得“無畏且殘忍”。這些人既在中東戰(zhàn)場上發(fā)揮作用,回國后還為巴格達迪招募新成員,在中東以外的國家發(fā)動襲擊。巴格達迪的支持者說,巴格達迪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能力”,“當你擁有他那樣的軍隊、決心和信仰,會讓全世界害怕”。
近日,伊拉克境內(nèi)局勢急轉(zhuǎn)直下,“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組織從該國北部迅速攻城略地,直逼首都巴格達,令世界震驚——800名武裝分子竟讓受美國訓練過的伊拉克zf軍3萬人落荒而逃。而這個極端組織的成員手段極其殘忍,經(jīng)常會當眾處決被俘的軍警,并將血腥過程拍照錄像后上網(wǎng)發(fā)布。巴格達迪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組織被稱為最富最危險的恐怖集團,觀察者網(wǎng)此前曾對此進行深入報道。
奧巴馬zf有關(guān)“撤出后確保伊拉克安全”的承諾也隨之被打得粉碎。曾有德國國際政治學者表示,如果把9•11事件和本•拉登被擊斃作為第一代和第二代恐怖主義的標志話,ISIS將成為“后拉登時代”恐怖主義的新標志。戰(zhàn)后的伊拉克和敘利亞成為中東恐怖大本營和策源地。以伊拉克和敘利亞為中心,從兩河流域到阿拉伯半島,從西亞到北非,恐怖主義像癌細胞一樣在中東擴散,已處于中東歷史上最嚴重時期。
ISIS組織頭目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被美國媒體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人”,甚至被視作恐怖大亨本·拉丹的真正“繼承人”,美國懸賞1000萬美元抓捕他。鬼影”或“隱形圣戰(zhàn)者”是美國情報人員和媒體給巴格達迪取的外號。許多巴格達迪的手下都沒見過他的真容,他在發(fā)表講話時從來都戴著面具。雖然行事神秘,媒體從巴格達迪的種種蛛絲馬跡中為他勾勒出一個大致形象:決策精明、財力雄厚、心狠手辣,會毫不猶豫地清除一切攔路石甚至包括之前的盟友。巴格達迪抓到俘虜后會一律搶斃或砍頭,并拍下行刑過程發(fā)布到網(wǎng)上。美國《時代》雜志將巴格達迪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人”。
巴格達迪1971年出生于伊拉克薩馬拉的一個宗教家庭,是巴格達伊斯蘭大學的伊斯蘭學博士,其家族兄弟及其他男性親屬都是教士或古阿拉伯語的教授。巴格達迪行事十分低調(diào),從不公布自己的照片,目前僅流傳出兩張他的照片,還是2005年他被美軍抓獲期間拍攝的。許多巴格達迪的手下都沒見過他的真實面目,他在發(fā)表講話時從來都戴著面具,因此被稱為“隱形圣戰(zhàn)者”。甚至他的名字巴格達迪也被認為是化名,因為巴格達迪的意思就是巴格達人。
2005年,巴格達迪曾被美軍抓獲,在伊拉克南部的“布卡營”關(guān)了4年,2009年獲釋。情報顯示,第二年,一位前薩達姆政權(quán)的將軍介紹他加入“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巴格達迪心狠手辣,抓到俘虜后會一律搶斃或斬首,并拍下行刑過程發(fā)布到網(wǎng)上。
巴格達迪領(lǐng)導的ISIS是一個由“基地”組織延伸而來最后卻與其分道揚鑣的恐怖組織,這是一個以800人打殘伊拉克zf軍3萬人并在幾個月內(nèi)攻下伊拉克數(shù)座城池的武裝組織,從今年1月份起,這個組織越來越讓全世界震驚,這個組織的名字叫ISIS(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6月29日,ISIS宣布正式建立宗教“國家”,頭目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為“國家”的領(lǐng)導人,即“哈里發(fā)”。目前,這個“國家”控制的地區(qū)跨越伊拉克和敘利亞,在伊敘邊境兩側(cè)占據(jù)近20萬平方公里土地。
亂局中,ISIS武裝從無到有,羽翼漸豐,它從“基地”伊拉克分支中吸收了大量人員,采取了血腥行動。而3年前敘利亞內(nèi)戰(zhàn)的爆發(fā),再度帶給它渾水摸魚的機會。今年6月底,它一躍成為與“基地”爭搶“恐怖主導權(quán)”的極端力量。而今,ISIS的風頭實際上已超過“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