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樂(中篇小說)1941年1月,重慶大時代書局
呼蘭河傳(長篇小說)1941年,桂林,上海雜志圖書公司
手(小說)1943年,桂林遠方書店
小城三月(小說)1948年,香港,海洋書屋
蕭紅選集(中、短篇小說集)1958年12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蕭紅選集1981年5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蕭紅書簡輯存注釋錄蕭軍輯,1981年1月,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蕭紅短篇小說集1982年6月,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蕭紅散文集1982年3月,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蕭紅散文選集肖鳳編,1982年8月,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蕭紅王述編,1984年2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蕭紅代表作(短篇小說集)1987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蕭紅代表作邢富君編,1987年5月,鄭州,黃河文藝出版社
生死場后花園小城三月(小說集)1987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小城三月1989年1月,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蕭紅的作品
蕭紅掐死扔掉自己的孩子?
蕭紅一生有過兩個孩子,第一個是汪恩甲的,孩子生下來后,不久就送人了;第二個是蕭軍的,生下沒多久,孩子就死了。第一個孩子,至今沒有下落。第二個孩子的死因又有多種說法。由于她處理兩個孩子的方式,有觀點認為她是個沒有母性的狠心人,為了和蕭軍在一起,不惜把孩子扔掉;為了和端木蕻良在一起,不惜將孩子掐死。這是事實嗎?
第一個孩子迫不得已舍棄
蕭紅生下第一個孩子時,她和蕭軍都還不是作家,兩人都沒有生存能力,他們不是一般的“貧困”,而是整日流浪,連食粥都無可能,一個連自己都無法生存的人,如何去照顧孩子呢?在當時的情況下,孩子就算留在身邊,也可能因為沒錢喂養(yǎng)導致孩子夭折。在章海寧看來,當時將第一個孩子送走,為他找一戶好人家,這是完全能夠理解的。
在第一個孩子生下不久,蕭紅寫作了一篇自傳性作品《棄兒》,在這篇文章中,她描寫了她在醫(yī)院的矛盾、痛苦、悔恨、不舍和無奈。從種種細節(jié)推斷,蕭紅舍棄第一個孩子,確為當時迫不得已。
蕭紅臨死前,她曾對駱賓基和端木蕻良說,讓他們從香港回去后,找到第一個孩子。彌留之際,她說“但愿她在世界上很健康地活著。大約這時候,她有八九歲了,長得很高了……”而作家舒群的回憶錄中也提到,有次蕭紅站在兒童服裝店前停了好一會兒,走開之后對舒群說,如果我的孩子還在,現(xiàn)在也有這么高了,邊說邊和舒群比劃高度。

第二個孩子生死不明?
第二個孩子的死,也是蕭紅研究中的一個謎,孩子怎么死的,至今沒有確切的說法。這是個男嬰,又白又胖,但是生下來三天,孩子就死了。醫(yī)院沒有醫(yī)療檔案可查,據(jù)說蕭紅本人對這個孩子的死的反應很冷淡,并且阻止白朗去找大夫理論。還有一種說法是,孩子死的前一天,蕭紅以牙痛為由,向白朗要過一種德國產的強力止痛片“加當片”,認為孩子是被她親手毒死的。
蕭紅生產是在重慶白沙鎮(zhèn),雖然該地有很多文化人,但衛(wèi)生條件很差。章海寧說,由于條件太差,當時晚上很少有第二個產婦在那,有沒有值班醫(yī)生也不得而知。蕭紅分娩時自己本身在發(fā)燒,孩子是否受到了感染,是否夜里發(fā)燒,有沒有醫(yī)生搶救,都不知道。很有可能這個孩子就是病死的。
季紅真則說,這個孩子的生死其實是不明的。“所謂死,是蕭紅告知白朗的,當時只有白朗在她身邊。但是,所有的資料都沒有顯示死嬰,連醫(yī)生都沒有看見,蕭紅是怎么處理這個死嬰的?她的身體一向虛弱,產后第三天更是疲弱不堪,為了避免產后感染,她還在輸消炎的藥物,她哪有力氣處理孩子呢?”因此,季紅真認為,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孩子也被送人了。“一個男孩兒是很容易被送出去的,而且蕭紅一開始就不想要這個孩子,和蕭軍情變之后,她不愿意為蕭軍留下孩子,成為蕭軍來糾纏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