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煙
道光十九年二月十六(1839年4月10日),林則徐、鄧廷楨及廣東海關(guān)監(jiān)督豫坤乘船到達虎門,會同廣東水師提督關(guān)天培驗收yp。煙販在沙角繳煙,并在路易莎號簽發(fā)收據(jù)。林則徐并推薦繳出一箱yp,則賞茶葉五斤。
繳煙
美國及荷蘭煙商承諾永不再販yp,義律卻從中破壞,繳煙途中運走yp,又以各種理由拖延繳煙時間。林則徐將計就計,也延長封鎖十三行的時間,義律無奈如數(shù)繳煙。三月十九(1839年5月12日),民間繳煙完畢,拘捕吸毒者、煙販一千六百人,收繳煙膏四十六萬一千五百二十六兩、煙搶四萬二千七百四十一桿、煙鍋二百一十二口。四月初六(1839年5月18日),煙販繳煙完畢,共收一萬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一百十九袋。四月十一(1839年5月23日),蘭士祿·顛地等英國商販被驅(qū)逐出境,次日義律亦將十三行的英國人撤到澳門。
銷毀
林則徐本想將yp運回京師銷毀,但是御史鄧瀛認為為防yp被偷偷換掉,就地銷毀更好,道光帝同意。林則徐決定于虎門公開銷煙,接下來林則徐就要找出銷毀yp的方法。林則徐曾使用傳統(tǒng)銷毀yp“煙土拌桐油焚毀法”,但膏余卻會滲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仍得十之二三。于是林則徐找出第二種方法“海水浸化法”。海水浸化法的辦法是在海邊挑挖兩池,池底鋪石,為防yp滲漏,四周釘板,再挖一水溝。將鹽水倒入水溝,流入池中。之后把煙土割成四瓣,倒入鹽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煙土溶解。各名士兵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攪拌,務(wù)求煙土完全溶入水中。待退潮時,把池水送出大洋,并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
當天日記里又說:“以日內(nèi)消化yp,放出大洋,令水族先期暫徙,以避其毒也。”
銷煙
四月廿二(1839年6月3日),虎門銷煙正式開始,虎門搭起了一座禮臺,前面掛著一面黃綾長幡,上書“欽差大臣奉旨查辦廣東?谑聞(wù)大臣節(jié)制水陸各營總督部堂林”,廣東各高級官員全部出席。由于銷煙是闊開參觀的,加上是端午節(jié)前后,因此人們紛紛前往虎門淺灘。另外,不販yp的外商、領(lǐng)事、外國記者、傳教士等等,都專程由澳門或其他地方前來參觀,當中無一是英國人,以抗議清廷對英國人財產(chǎn)施加壓迫。
當中有帶同家眷之不販yp的美商C·W·金、傳教士裨治文、商船船長弁遜等十人,不信林則徐有辦法把所有yp完整銷毀,于是前來實地考證。林則徐干脆給他們進入池邊,讓外國觀察員直接詳看銷煙方法,沿途講解。待觀看全部過程、反復(fù)考察后,皆心悅誠服,向林則徐脫帽致敬。事后,傳教士裨治文在任職的《中國叢報》中記述:
此外,《澳門月報》、《季度評論》、《新加坡自由新聞》、《廣州紀時報》等外國人報紙皆大編幅連續(xù)報道虎門銷煙,而且得到與yp貿(mào)易無關(guān)的外國人支持及肯定。英國本土方面也因此事件而物價增漲,尤其是大米、絲綢和銀。
澳葡zf亦對查禁yp一事相當合作,葡萄牙商人全部承諾不販yp,并歡迎林則徐親臨查辦。林則徐于是發(fā)表聲明,不但葡萄牙商人能夠正常貿(mào)易,往中國貿(mào)易時更會得到保護,絕不被人欺凌。
從四月廿二至五月十日(1839年6月20日)當中,共銷毀兩百三十七萬六千二百五十斤yp,其中少數(shù)yp運送京師作樣本,然后銷毀。
歷史影響
虎門銷煙從必須程度上遏制了yp在中國的泛濫,在民間產(chǎn)生了用心的影響。其次,這次禁煙運動大大增加了中國廣大民眾對yp危害性的認識,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國向中國販賣yp的本質(zhì),喚醒了人們的愛國意識。經(jīng)過這次事件,禁煙英雄林則徐被人們尊為民族英雄。其清廉、剛正不阿的品質(zhì)也甚為后人傳頌。但是,“虎門銷煙”并沒有有效地解救中國于水火之中,反而加速了英國對中國的侵略。原因在于,禁煙運動直接損害了英國資產(chǎn)階級的利益,英國zf很快決定對中國發(fā)動蓄謀已久的侵略戰(zhàn)爭,“虎門銷煙”也成為了外國列強發(fā)動yp戰(zhàn)爭的導(dǎo)火索。從這個角度看,“虎門銷煙”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腳步,從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近代史的發(fā)展。
歷史好處
虎門銷煙一方面喚醒了當時的很多愛國的有識之士,他們開始反省,從新定為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成認以“天朝上國”自居。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國在中國的yp交易,沉重打擊了英國資產(chǎn)階級在中國的貿(mào)易掠奪,展示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定決心和覺醒意識,有利于中國近代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