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的發(fā)明有哪些 郭守敬在什么方面成就最大
來源:作者:時間:2017-12-12 23:39:29點擊:
郭守敬是中國公元十三世紀天文學(xué)家,他字若思,漢族,順德府邢臺縣人,他是元朝非常著名的天文學(xué)家和水利專家。他擔(dān)任過太史令、昭文館大學(xué)士等職位,在朝廷宣布70歲以上的人都可以告老還鄉(xiāng)了的時候,因為他的作用非常大,就一直為朝廷做事,改善儀器和編纂歷法。
郭守敬雕像
郭守敬自幼就繼承了祖父郭榮的家學(xué),致力于攻研算學(xué)、天文、水利等方面的東西。他的老師也是位非常有才能的人,叫劉秉忠。后來劉秉忠被忽必烈召回,就將郭守敬引薦給了自己的好友張文謙。左丞張文謙推薦郭守敬,讓他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召見,這才有了機會向忽必烈陳述水利建議六條,講完之后忽必烈非常贊同,郭守敬即被任命為提舉諸路河渠。郭守敬在西夏治水中起到了關(guān)鍵性的作用,而且元朝很多的水利方面的問題都是礫守敬解決的。在元朝有很多的儀器都是金朝時留下了的,導(dǎo)致計時不準(zhǔn)確和破損。忽必烈就讓郭守敬將這些儀器進行改造。
其實他最大的貢獻就是編出了《授時歷》為了編歷,他一直就創(chuàng)制和改進了高表、候極儀、簡儀、渾天象、立運儀、景符、仰儀、窺幾等十幾件天文儀器儀表,而且費時很久。結(jié)果在研究完成之后,現(xiàn)在為了紀念郭守敬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表面的一環(huán)形山命名為“郭守敬環(huán)形山”,讓這顆小行星2012命名為“郭守敬小行星”。不僅是這本歷法,在太史令王恂去世之后,郭守敬接管太史院,有編了《推步》、《立成》、《儀象法式》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