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臥薪嘗膽的主人公是來踐,是夏朝開國君主夏禹的后裔,勾踐的父親允常死后,勾踐繼任越王之位,雖然被吳王夫差俘虜,但是來踐勵精圖治,最終東山再起,一舉滅吳。
當時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打得大敗,闔閭也受了重傷,臨死前,囑咐兒子夫差要替他報仇,夫差牢記父親的話,日夜加緊練兵,準備攻打越國為父親報仇。
兩年后吳王夫差親自率領(lǐng)大軍去打越國,越國的大臣知道吳國決心報仇,來勢兇猛,于是勸勾踐守住城池不要戀戰(zhàn),可是來踐不同意,發(fā)動大軍去跟吳國人拼個死活,兩國的軍隊在大湖一帶打上了,越軍最終大敗。
勾踐看著自己已經(jīng)被包圍了,后悔沒有聽從大臣們的建議,無路可走的勾踐準備自殺,最后被謀臣文種勸住,說吳國大臣伯嚭貪財好色,可以派人去賄賂他,勾踐聽從了文種的建議,就派他帶著珍寶賄賂伯嚭,伯嚭答應和文種去見吳王。
吳王聽見勾踐愿意投降,于是就將包圍勾踐的軍隊撤回吳國,勾踐夫婦被迫到吳國做人質(zhì),為吳王夫差看墓、養(yǎng)馬架車、舂米推磨、取水、除糞、灑掃等,受盡凌辱長達三年之久。
勾踐回國之后發(fā)誓要為自己受到的屈辱報仇,于是他發(fā)憤圖強,因為害怕安逸的生活會消磨報仇的志氣,勾踐還親自下田耕種,撤掉舒適的床,每天在柴草中睡覺,并且還在房間掛上一只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后就嘗嘗苦膽。
歷經(jīng)十多年的勵精圖治,越國終于由弱變強,勾踐也深受百姓愛戴,百姓們紛紛請求和吳國作戰(zhàn),復國雪恥,公元前473年,越國終于戰(zhàn)勝吳國,吳王羞憤自殺,越國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后一個霸主。
臥薪嘗膽的故事簡短: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率兵攻打越國。越國戰(zhàn)敗后,越王勾踐被抓到了吳國。吳王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去放牛牧羊。做這些奴仆才做的事情,越王雖然心里很不服氣,但任然裝出忠心的樣子。每當吳王出門時,他就走在前面牽馬,最終贏得了吳王的信任。

三年后,越王被釋放回國了。越王回國后,立志發(fā)憤圖強,準備復仇。他為了告誡自己不要忘記報仇雪恨,于是,晚上就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梁上掉一只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就嘗嘗苦膽,以此來激勵自己。他還經(jīng)常到民間視察民情,幫助老百姓解決問題。

同時,他還加強軍隊的訓練,經(jīng)過十年的艱苦奮斗,越國終于變得國富民強。于是,越王親自帶兵攻打吳國,并取得了勝利。吳王夫差后悔沒有聽從伍子胥的忠告,最后羞愧的自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