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家還有個脾氣大,會使喚人的祖母奶奶。婆婆在她面前很柔順。雖然婆婆從小沒娘,卻把祖母奶奶稱呼“俺娘“很是親近,把祖母奶奶喊得整天笑瞇瞇的。婆家大嫂是個人尖子,人才、口才、心計都是能撐開面的。聰明人總是能真知灼見地犀利別人,卻想不到自省。婆婆在兒媳婦面前拿捏得很低調(diào),很能忍耐。一大家子十多口子人,能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吃一頓團圓飯不容易。
在婆家,整天圍著鍋臺轉(zhuǎn),有些委屈悄悄咽,讓大家都感到溫馨的是婆婆。給婆婆化解委屈,讓她幸福地迎接每一天的是闊公,公公是家里的頂梁柱。
公公是他們大家庭里的老大,從年輕就操心。小姑跟小姑父常對我們念叨公公的好。人富裕了能不忘過去幫過自己的人,這樣的人也不孬。做好事的人從未想著別人的回報。大姑是個被拋棄的人,只有三個姑娘。每逢年節(jié),公公從不指望大姑來看望奶奶,反而親自拿著禮物去看望她,弄清楚大姑在哪個閨女家過年過節(jié),再給大姑兩個錢。雖然大姑現(xiàn)在變得用放大鏡也難找出一個優(yōu)點來,一個自私到發(fā)瘋的人。公公還為我們這輩的人操心、忙乎,包括侄女、外甥女,還有我們的下一輩。作為兒女,有父母健在本應覺得是最幸福的事了,可還有人覺得不滿足。大概是自己太強大了,用不著父母了,從未把父母的存在當回事。父母掙兩個錢,嫌給自己的少;父母不掙錢,嫌給自己積累的少。如果人有這樣的意識,那么我們的晚年將還不如我們的父母。自私是會蔓延升級的。
公公是六十年代師范學校畢業(yè)的正式教師。因為有些脾氣,所以在學校的工作不是一直很順心。他曾給我說過學校里他引以為豪的事:“芝芳,學校里操場東邊的那些楊樹,男生宿舍、木工房、伙房院里的楊樹都是我栽的。”噢,那些老粗細的楊樹都伐了。老人家找不出自己為學校做過的貢獻了,唯有做事認真伴其一生。

老干部和兒媳婦兒一夜七次 爸爸,我是你的媳婦啊
公公剛退休那會兒,脾氣非常不好。每次跟丈夫帶孩子回家,婆婆總說:“你們要常來,你大大看見他孫子就高興,也不跟我生氣了。”婆婆還夸獎我兒子會說話,逢人就拿出實例來:有一次,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出去玩;貋淼穆飞,公公說他餓了,婆婆問吃啥,公公賭氣地說:“不知道。”這時三歲的兒子說:“爺爺,你說喝糊糊,俺奶奶就給你燒糊糊,你說喝咸湯,俺奶奶就給你燒咸湯。你說不知道,這個問題怎么解決?”說完這番話,把爺爺奶奶都逗樂了。借著小孩的話,婆婆開始數(shù)落起公公來。
老人退休最怕沒事干。公公退休時,我兒子正值上幼兒園的年齡,卻沒地方上。我丈夫就和公公商量不如辦個幼兒園吧。大哥在鎮(zhèn)商業(yè)街有個后置的閑院,不要房租,不用多大的投資,就圖個開心娛樂有點事干,能發(fā)下兩個老師的工資來就行。沒想到幼兒園卻紅紅火火地開辦到現(xiàn)在。除本村里的孩子們,還有附近好幾個村里的。我公公婆婆都很熱喜小孩,兜里有塊糖就發(fā)給孩子們,婆婆摟著發(fā)困的孩子睡覺,給孩子們擦屁股。我兒子穿小的衣服都放在幼兒園里,天涼時就給孩子們穿上。孩子們親切地喊他們老師爺爺、老師奶奶。每到農(nóng)忙時,家長忙得忘記接孩子,公公婆婆就讓孩子跟著自己回家,給孩子弄點好吃的。家長都感激得不得了。老人家辦幼兒園,就圖有個好人緣兒,把孩子們看的快快樂樂,自己整天不閑著就行。老人家真心熱愛他的事業(yè)。這個幼兒園也真方便了不少家長,F(xiàn)在誰還說老人家為社會發(fā)揮余熱呢?
今年暑假,兒子回家看望爺爺、奶奶、老奶奶;貋硭蛯ξ艺f:“爺爺奶奶說,好長時間見不著我,也沒法照顧我上學,總覺得對我很歉疚似的,我覺得這也沒什么。”兒子在小學三年級時轉(zhuǎn)到汶上實驗小學,從那時起,他漸漸學會了自己做事。上實小的第一天,他根據(jù)我們的交代,自己找到了上課的教室,并向班主任大方的自我介紹。上高中時,看到好些家長為孩子忙前忙后,甚至連信息表都是家長代筆,他就給人家?guī)兔。這得感謝公公婆婆給了兒子一個獨立成長的機會。我的兒子有一顆堅強而偉大的心。可公公婆婆卻覺得他們虧欠孩子的,我們做兒女的又為父母做了多少呢?無非是給老人家買件新衣服,過年過節(jié)給他們提上點禮物和幾百壓歲錢,平常就幾句溫暖體貼的幾句話。他們就感到莫大地滿足,還把這些展示給別人,夸他們的兒子和兒媳。老人家從未指望孩子們給他們掙個金山銀山來,孩子們有份安穩(wěn)的工作,他們就覺得很不一般了。老人家只希望孩子們能安分工作,踏實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