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幾天,姑姑說家里揭不開鍋,奶奶讓父親扛了糧食和面粉把姑姑送了回去,這就算姑姑結(jié)婚后第一次回娘家。
打那以后,姑姑家一沒吃的,那沒臉的姑父就到我們家里來,先自己飽飽吃上一飩,從不說向你借糧食,説借是要還的。他只是把這個看看、那個看看。奶奶沒辦法,給他裝點糧食,他趁人不注意就背上跑了。吃完照舊可來。
在姑姑有了小孩以后,她上有老下有小,那時正值貧困時期,她每天都要參加隊上生產(chǎn)勞動,還要回家給全家人做飯,還要給孩子喂奶。里里外外都靠她一個人搭理,姑父從來不管,經(jīng)常還罵她這沒做那沒做。她有苦無人訴?她多么想在奶奶面前大哭一場,怕奶奶罵她不聽話。想到三個姑姑面前訴說自己的遭遇,人家家境都好,怕人家不理解她的處境,不同情她責(zé)備她。她有苦無人訴、有冤無處伸。眼淚只好從腔子往下倒,掉著眼淚忙里忙外、哭出哭入。在隊上勞動的時候,還要強做笑顏面對別人。長期以往人消瘦了許多,一雙大眼睛深深陷入深坑里,人好像皮包骨一樣,瘦的叫人擔(dān)心。家里沒吃的姑父到我家來拿,他吃飽后才回去,回家后先讓老人和孩子吃,剩下來她才吃。還沒等她吃飯上工時間到了,她就餓著肚子去上工,幾次都餓昏在地里。長期以往她不瘦才怪呢。
這樣的日子過了七八年,相繼有四個孩子出生,這時兩位老人有病臥床不起,使她邊勞動、邊喂孩子、給老人抓藥、熬藥,給兩位老人養(yǎng)老送終的。
她為里生活,每天早晨四點鐘就起床,先打掃衛(wèi)生,屋里屋外、院子內(nèi)外、前前后后全部打掃干凈;氐轿堇,叫表兄表姐起床,給他們穿衣洗臉,讓他們背上書包去學(xué)校。她搖醒大表弟,讓他照管碎表弟,她就扛上鋤頭參加集體勞動。
放工的時候,別人都慢悠悠回家吃飯,她要跑步回家,回家先看兩個孩子咋樣,把他們安頓好。才開始做飯,那時候用的是很粗的高粱面,把它勉強和在一起,搟成薄片,里面卷上自己釀成的酸菜,卷起來切成小節(jié),放在錠底上搭在鍋里來蒸。有時蒸不熟孩子們都等不及了,(一年四季有這吃都算不錯了,有時候經(jīng)常吃了上飩沒下飩。)等蒸熟后他們一哄而上一會兒就吃了一大半。她邊收拾邊吃一點,很快又扛起鋤頭去上工。
中午放工,她邊往回走,邊采擷一些野菜,回到家里,她把葉菜洗干凈,切碎。水燒開把菜放在里邊,在里面散一點玉米面,熬熟一頓飯就做成了。就這飯你一碗他一碗搶著吃。有時給做飯人所剩無幾。她很快收拾完畢有去參加勞動。
夕陽西下,她拖著疲倦的身子回家,給孩子們燒炕讓他們睡下,他們都喊餓的睡不下,只剩下兩個卷卷啦,分成四份讓他們吃下,才勉強入睡啦。孩子們睡下后,姑父也從林場沒回家。她正要躺下,看見兩個小孩衣服全是土的,實在不能穿啦,她下炕拿起水桶去井邊攪水,提回屋子給他們洗衣服。衣服太臟,連續(xù)洗了三四遍才算洗凈。這是她不知道又從哪兒抱來已堆衣服,她洗呀洗……凌晨鐘聲敲響的時候,她衣服才洗了一大半。當(dāng)他洗完最后一件衣服是,已是凌晨一點半了。
她本想睡下躺一會,她又想起明天就沒吃的了,還有從我家拿回的半斗高粱。又起身拿起高粱向石磨走去,她點亮了那盞小油燈,把那些高粱倒在石磨上,推著石磨轉(zhuǎn)啊轉(zhuǎn)……轉(zhuǎn)啊轉(zhuǎn)……磨了攞、攞了磨。等把那磨完已是東方發(fā)白了,她手腳麻利,收拾利落。本應(yīng)該躺下歇一會兒,她想到中午沒吃的,給孩子拉里蓋上,提上籠又去林場偷苜蓿。這時是最佳時間,一大會功夫,她就撅了擦柈一大籠苜蓿,也沒有被人發(fā)現(xiàn)。她就提上往回走,這時已是人困馬乏,再加上一籠苜蓿,她腰酸背痛,實在走不動了。她一想到幾個孩子,怕被人發(fā)現(xiàn),只好強打精神,提著扛著往回走。
當(dāng)她連跌帶爬回家的時候,天快大亮了,她把孩子叫醒,給他們穿衣洗臉,讓他們?nèi)W(xué)校。他打掃一下衛(wèi)生,揉揉眼睛,扛上鋤頭又去勞動。日月長在,時光往返。她這沒黑沒明一干就是幾十年,全身的汗水已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