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半夜來到我房間 孩子今晚媽媽是你的
媽媽,好像是天底下最難搞的女人,這大概是為數(shù)不多的男人和女人能達成共識的結論之一。身心靈大師阿斯瑪曾經(jīng)說過,如果你認為自己已經(jīng)開悟了,那就回家去跟你的父母待上一個禮拜吧。我想,這種體會每個人都有,學了很多為人處世的技能和情緒管理的方法,回到家中不到一天,就原形畢露。如果說,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情緒按鈕,媽媽總是能準確無誤地按下那個按鈕,讓我們失去理智。
處理和媽媽關系的重要性
媽媽像個魔法師,在我們身上下了無數(shù)咒語,檢視一下,以下哪一個是媽媽給你下的魔咒:
“我這么做,都是為了你好。”
“你必須每件事都跟媽媽說哦,不可以有秘密。”
“你怎么總是只顧自己呢?”
“你男朋友好像有點.....”
“媽媽像你這么大的時候早就結婚生小孩了。”
“你這樣不行啊。”
這些話如同魔咒一樣徘徊在我們的生活里,當我們遇到挫折困難的時候,這些話就會閃現(xiàn)。有時,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自己在對待別人的時候也會藱n鐾幕啊B杪,是晤U嗆駝飧鍪瀾緗煌牡諞桓鋈耍虼,和妈妈交往的方g交岢晌頤嗆駝飧鍪瀾緗煌姆絞?梢運擔杪瓚暈頤塹撓跋焓僑轎壞摹H綣,晤U俏薹ù硨吐杪璧墓叵擔突嵩斐曬ぷ鰲⑸、人际关系中的很多困緢?/p>
工作中失去自信。如果我們小時候是個很乖巧聽話的孩子,習慣了聽從媽媽的意見,我們就無法發(fā)展出一個獨立的人格,漸漸喪失主見和自信,媽媽的嘮叨,就會變成我們內心的一種“詛咒”。媽媽看待世界的角度,會變成我們自己的世界觀。我們根本無法區(qū)分哪些念頭來自自己,哪些來自媽媽。也正是因為我們找不到自己的標準,才會在做判斷的時候感到無比混亂。我們會輕易地全盤接受領導或同事的批評,而無法對自己做出客觀的評價。
生活中糾結的兩性關系。和媽媽的關系不僅體現(xiàn)在能否和平的相處,更加體現(xiàn)在內心深處我們是否感受到支持和聯(lián)結。在中國式家庭中,很多孩子都缺少媽媽的陪伴。這種陪伴不僅指陪在身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陪伴。仔細觀察西方國家的母親和孩子一起做游戲的場景,和中國式家庭的游戲方式,你就可以看出很大差別。對于很多中國媽媽來說,陪伴孩子更像是一種任務。當我們感覺不到來自媽媽的支持時,我們就會在親密關系中尋找。很多人就會在伴侶身上尋找母親的角色。一方面,我們會苛求伴侶像媽媽一樣無條件的愛,另一方面,我們可能因為“被愛”的假象而投入一段痛苦的愛情。
人際關系中界限混亂。還記得小時候,我們是多么渴望擁有一件自己的房間,那扇我們可以自由關閉的門對那時候的我們來說,是件多么重要的事?墒牵苌儆懈改笗嫘牡卦试S或者尊重我們獨立的空間。即便我們鐳上門,媽媽也總會以送水送水果的理由推開門,看看我們在做什么。父母,是我們人生的第一個老師。如果我們小時候,不能與父母設立清晰的界限,那么當我們長大之后,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也無法和其他人設立合理的界限。你會發(fā)現(xiàn),不能對媽媽說不的人,通常也不能和同事或者朋友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