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叫我玩阿姨 我和阿姨的忘年戀
阿姨是我高中時寄宿的親戚。阿姨50多歲,個子不高,身材偏胖,常年在地里耕作,皮膚黝黑,身體健壯,是個地道的農(nóng)民,給人一種淳樸,直率,熱情,親切的感覺。她識字不多,普通話也說不好,但可以輕松地把蔬菜買給外地人;她個子不高,但可以輕松開著男式摩托車在凌亂的菜市場里來去自如;她精打細算,幾乎“一毛不拔”,但遇到熟人都會毫不猶豫地把蔬菜塞到人家的菜籃里,不管此時價錢如何;她沒有什么愛好,唯獨喜歡喝可樂。
每天中午12點左右,都能聽到嘟嘟的摩托車聲,這是她賣菜回來。打開車庫門,總能見到她用身體頂住摩托車,黝黑的臉上露出牙齒的微笑。這種微笑會有兩種演變模式,有時會變成一兩件市場上的趣事,因為菜都賣光了;有時會變成一兩句抱怨和罵街,因為菜沒能賣出去。不管賣出賣不出,走出車庫那時就都一樣了,吃頓香噴噴的午餐才是最重要的事。
阿姨很疼我,因為我又懂事,成績也不錯,應該是她喜歡的類型。她沒讀書,但知道讀書有用,估計把所有想幫助我的心思都用在了叫我吃東西上。每次吃飯,都要要求我多吃點這,多吃點那。盛情難卻,我只能盡量吃,不過還是沒能吃胖。
高二的時候,我的胃開始不好,慢性胃炎,消化能力不足,需要吃中藥。這段時間,每天晚上都要喝中藥。當然,中藥是阿姨或者叔叔幫我熬的,然后用他們特有的洪亮的聲音,把在三樓學習的我喊下來一樓喝藥。斷斷續(xù)續(xù),可能持續(xù)了半年。
高考前夕,我姑媽跟她說要給我補點營養(yǎng)。每天早晨,我姑媽從菜市場買一只鷓鴣或者半只烏雞,送到阿姨的菜攤。晚上,阿姨忙完家務,就開始幫我熬湯,湯里加了很多我不認識的藥材。不知道這樣補營養(yǎng)的方法對我的高考究竟有多大的作用,但學習累了有湯喝,日子還是挺不錯的,也挺感激她們的。
高中畢業(yè),我也離開了他們家。每次放假回家,都會去看看他們。話雖不多,但見見面還是挺有感覺的。
2010年6月的一天,我接到一個電話,得知阿姨患了癌癥,估計只有3個月左右的時間。頓時,我沉默。我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也不知道那時候該說什么,該想什么。在病魔面前,我無能為力,我一文不值,我只有沉默的份。
放假回家,還是照常去看阿姨。她不知道自己的情況,所以面對她的時候,我還是跟往常一樣,我扮演的角色還是一個孩子,總能夠帶給她好消息一個孩子。
7月,我來到科學島。
媽媽叫我玩阿姨 我和阿姨的忘年戀
8月,我接到了一個不想接但又不得不接的電話。
阿姨,一路走好!今年回家,我還會去看您的。
工作日照常上班,可今天對于我來說不是個好日子,心情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