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往下看。
最后一張,是一張全家福照片。
小玉茫然,因為她根本不認識他們。
仔細看,似乎有點眼熟。
這個稍微大一些的男孩,不就是......不就是李帥?那個被車撞死的男孩?
里面還有他的父母,以及他的弟弟。
小玉看著李帥的弟弟,說不出來的感覺。
突然,一張紙掉了出來,小玉撿了起來。
只一行字,小玉看后幾乎昏厥。
“我不是安然,我是李帥的弟弟——李強。”
走出了公司大樓,小玉茫然無措。
失去了家庭、名譽,失去了一切,以為可以奔向繁華,但除了冰冷的街道和凜冽的寒風(fēng),她一無所有。
今天上午,我在書房看書,手機鈴聲響起——是孟主任打來的電話。
“女兒,我在你的老家,準備去長壽湖看菊花展,你在家沒有?”,沒等我說”主任好”,渾厚的男中音立即從電話另一端傳來。
“我沒在老家呢。今天天氣好,主任可以去湖邊看看,風(fēng)景很美。”
“到了你的家鄉(xiāng),我就想到了你。”孟主任和以往一樣,到了某個地方,總會拿起手中的電話,為這個地方的朋友問一聲好。
這是孟祥貴主任一直以來的習(xí)慣,也是他血液里面流淌的情誼。雖然他目前已是江北某個醫(yī)院的院長,我還是習(xí)慣稱他主任,院長是有距離的,嚴肅的,主任是七年以來的朗朗上口,是沒有陌生感的親切,是形同一家人的親情。所以,我喜歡孟主任稱我為女兒,在中心,他就是全科下一輩的“孟爸爸”,而我們,都是他血脈上的孩子。
在醫(yī)院工作多年后,也認識了一些醫(yī)生朋友,但能像孟主任這樣對病人、對下屬友善的醫(yī)生,不多見。記得2011年,北碚一個單位職工因在體檢過程中,有些不愉快,她大中午趕到中心,非要見主任,要找主任傾訴。那時正值中午,主任已經(jīng)下班在家午休,值班人員趕緊打電話給主任,主任二話沒說,匆匆趕到辦公室。那單位的女職工50多歲,見主任辦公室的門已打開,氣匆匆地走進去,把體檢報告往主任的桌上一甩,準備發(fā)脾氣。這時,主任站起來,俯下身子,對她深深地鞠了一躬,并微微抬頭,笑著對他說,別生氣,坐下來慢慢說。
女職工看到快滿60歲的孟主任對她鞠躬,倏忽吃了一驚,她立即把要說的話收了回去,滿臉堆笑地說,沒事,孟主任,我的性子比較急,沒事了。
出了主任辦公室,女職工自言自語地說,要是像孟主任這樣解決問題,醫(yī)患之間的矛盾會少很多。
在孟主任心中,向體檢客戶鞠躬,并不是降低身份和尊嚴,而是能平息客戶心中的怒火。如果以強硬的態(tài)度火上澆油,往往會讓自己和客戶雙方都會受到傷害,并牽涉很大部分精力。
情商高于智商,是孟主任經(jīng)常大會小會給我們類輸?shù)乃枷。是的,只要來體檢的單位,孟主任辦公室的門永遠是敞開的,有體檢報告需要咨詢的,他立即為客人答疑。有需要看耳鼻喉科的,他會走到診室,為病人提供方便。有人說,孟主任太隨和了,完全沒有大醫(yī)院醫(yī)生的架子。在孟主任的眼里,只要自己有時間,能為客戶和病人解決問題的,他都會想法設(shè)法地提供幫助。
很多單位的職工拿到體檢報告后,向我們提出看不明白,需要專家解讀體檢報告。孟主任就說,我們上門去解讀吧,順便為大家義務(wù)講一堂健康課也好,體檢只是健康管理的一方面,后續(xù)的健康生活方式的養(yǎng)成需要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讓大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是的,不論天氣多么酷熱還是牢風(fēng)下雨,無論山高路遠,武隆、秀山、綦江、遵義、黔江等很多地方,都有孟主任傳播健康的足跡。有一次孟主任到了黔江,講完課后本可以在當(dāng)?shù)赜紊酵嫠倩刂貞c,他謝絕了當(dāng)?shù)氐陌才,馬不停蹄地趕回醫(yī)院,由他帶隊到遵義的外檢隊員正在等著他——
孟主任的才華不光是耳鼻喉科和健康管理的專家,還是優(yōu)秀的朗誦家。2010年春節(jié),中心的團拜會在宴賓樓舉行,由我和易華平主任寫的詩歌《光榮·跨越》,經(jīng)過孟主任和護士楊曉紅的二度創(chuàng)作,為詩歌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這里,是一副波瀾壯闊的醫(yī)學(xué)畫卷;是健康管理勇立潮頭的典范;這里,是匯聚愛心,點燃夢想的生命舞臺;是上下求索,詮釋希波拉底誓言的精神家園——孟主任在臺上飽含深情,仿佛看到了自己和團隊在2009年創(chuàng)業(yè)之處揮汗如雨的場景,他帶領(lǐng)學(xué)科從“醫(yī)檢不分”到“一站式”服務(wù)擁有標準化體檢流程的現(xiàn)代化體檢中心轉(zhuǎn)變,從10多個團隊到帶領(lǐng)100多個團隊共同發(fā)展——那一刻,孟主任飽含淚花,在悠揚的樂曲中,富有磁性的聲音穿越夜空,穿越山谷,抵達一望無際的心海——那是他的錚錚誓言,是他發(fā)自心底對醫(yī)學(xué)對同事對健康事業(yè)的熱愛與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