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蕩翁亂婦 浪翁蕩兒春意濃 扒開兒媳的花瓣慢慢進入小說
麥收結(jié)束,學生開學。
秀河聯(lián)小開學有一個老的傳統(tǒng),就是麥收后,撿麥穗兒。孩子們,一人帶了一個小圓斗,興沖沖到學校。操戰(zhàn)場上,早早抬了桌子,上面擺著各種獎品,除了小鋪里能買到的練習本,拼音本,鉛筆橡皮,還有紅藍鉛,塑料皮筆記本,一得閣墨水甚至還有一只金光閃閃的鋼筆,“哇”小伙伴們眼睛里都放著光,今年的獎品好豐富!有的孩子禁不住想去摸,李老師連忙呵斥“別動!只需看。”
等孩子們都坐好,校長打開喇叭,開動員大會,還是那老三句“不偷,不竊,注意安全;不掙,不搶,團結(jié)同學。不要把剛出土玉米苗踩了,一顆苗長一個大木棍子(玉米)呢!……”最后,校長把鐵帽黑身的鋼筆,高高的舉過頭,說“這支“英雄”牌鋼筆,會獎給今天下午撿麥穗最多的孩子,同學們,要加油了!”校長剛說完,孩子們百米沖刺,跑出了校門。
地里的麥穗,大人早拾過一遍了。老師們也知道撿不到多少麥穗兒,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憶苦思甜”,珍惜糧食。李老師特地囑咐馬愛玲,“去年,你第二,今年要爭第一,為你自己和班級爭光!”馬愛玲重重地點點頭。
廣袤的大地上,大人忙著麥收收尾。麥秸拉回家,當燒柴;麥糠裝進袋子里,把麥草垛底收在簸箕里,舉過頭頂,逆風撒下來,又能賺下兩掬麥子!寬大的場院放進水,浸泡松軟,點上玉米。
撿麥穗的孩子三五一伙分散開來,他們趟著一壟壟麥茬里仔細查找,看到一個麥穗,就興奮的不行,趕緊跑過去,生怕被人搶了。但很快,他們的興奮勁就過去了,地上哪有麥穗?撿的人比麥穗都多。
老人們總不閑著,他們也來“湊熱鬧”,即使踩碎了的麥穗,他們也不放過,會精細的把麥子一粒粒撿起來,經(jīng)他們趟過的麥地,那是什么都剩不下的。老人們拾麥穗,會一直持續(xù)到地里的玉米長過了麥茬。
朱西果的奶奶也就拾麥穗,她的大圓斗幾乎滿了。麥穗密匝匝一個挨一個,“奶奶,你上那拾的?那么多!”王小也叫奶奶。“河套南邊!你爺爺,比我眼亮,也撿了不少。”“那么遠?”“拾麥,都是天蒙蒙亮起,盡量走遠些,往家這邊拾,越拾越多,到家斗也滿了。”奶奶笑著說“太陽都大高高了,你們才來,能拾多少?”“西瓜,你不用拾了,讓你奶奶分一半給你,保準能贏!”朱西果瞪大了眼睛,他見張清水是認真的,才說“那怎么行?這是作弊!”“是啊,西果,半大小子,自掙自吃……”奶奶正說著,“你們看!”王小喊。
麥茬里,一只老鼠探出頭來,一雙黑不溜秋的賊眼睛轱轆轉(zhuǎn)。“好大一只貓食(老鼠)。”奶奶喊“打!”三個孩子,爭著跑過去,“別用手抓,咬人。”奶奶叮囑。仨孩子跑上去用雙腳踩……這個狡猾的家伙,可靈巧了!三兩下,就跑出了包圍圈,“嗖”一下鉆進洞里,三人不死心,用腳狠狠的把洞踩死。
奶奶慢慢走過來“西果,你給我掰跟粗點的樹枝去!”朱西果掰來,奶奶一手握著,一頭杵在地上,斜著一腳,樹枝踩成“刺刀”。“給,挖!”朱西果用樹枝撅著土,王小拿起另一截樹枝,也挖起來。“奶奶,這能挖著老鼠?”張清水問。“老鼠早從別的洞口跑了,你們挖就行。”
不一會,他們就順著老鼠窟窿,挖了一個大坑。奶奶趴下,伸進洞口聞聞“再挖,快了!”仨人賣力的挖著,洞口越來越小……“哇!”,洞底滿滿的都是糧食!金玉米,綠豆子,黃麥子……奶奶一把把都裝進圓斗里,“奶奶,這些還能吃嗎?”“以前,困難時期,連這個都沒有!現(xiàn)在,生活好了,這些收回家喂雞,喂豬。”奶奶把糧食都捧出來,仨孩子把洞墊上,“這次,老鼠家可要鬧饑荒了!”哈哈哈。
即使最勤快的孩子,撿的麥穗也僅僅蓋住圓斗底,有時為了一個麥穗,“你別撿我的里的!”“地里的是你家的?”“我先看到的?”“你看到,就是你的?”“你不講理?”……說不好就打了起來,誰厲害就是誰的!周圍的孩子,也不拉,喊著倒好。見真打急了,又都上去拉,“為個麥穗,不值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