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世的老人靜靜地躺在冷冷的水泥欄上。沒有人哭泣,沒有人料理后事,也沒有人接她回家。到了下午放學時,她仍然還是躺在那里。
夜幕降臨了,樓上家家戶戶都早早地關上房門。我想出去小解,在走廊上,一眼瞥見菜園邊昏黃的路燈下老婆婆鐵青的臉。嚇得縮了回去,那一夜成了恐怖夜,把頭悶在被單里也睡不著,不知道怎么才熬到了天亮。
一個八十歲左右的老人因為一只雞而死,聽起來是一件多么離奇,多么令人悲哀的一件事!難道一個風燭殘年老人的生命那重量,能和一只雞相提并論嗎?那時候八十歲左右的老人從清末、民國、一路走到了共和,什么風風雨雨,驚濤駭浪沒有經(jīng)歷過,怎么就會因為一只雞被偷而想不開呢?多么讓人難以置信!
那只被偷走的雞或許只是事件的導火索,她心中對生活所有不如意的哀怨和憤懣,積聚起來,像烈火被引燃了。她也許是個孤寡老人,獨自一個人生活,由于年老體衰,生活窘迫,想養(yǎng)只母雞下蛋來滋補多病的身體,可惡的小偷卻把它偷走了,或許她有兒女,都因為生活貧困無暇照顧老人。也可能是兒女不孝,或者就是中國傳統(tǒng)中的婆媳問題,造成了老人的孤立。總而言之,是那只雞的丟失觸動了讓老人崩潰的弦,讓她失去了對生的最后一絲留戀。
一只雞的丟失導致了一個老人的死亡,是多么一件令人震撼的一件事。∷乃揽隙ú皇菃渭円恢浑u的問題,事件的背后肯定有更深層次的問題。
那個年齡段的我理解不了,也不會去深究,為什么一只雞丟失會導致一個老人死。那是多么悲衰的一件事,老人就這樣冷冷的離世了,老人到底是死于貧困還是死于冷漠,或者有其他更悲慘的境遇,已無從求解。生活如果多一點點溫情和關愛,一個八十歲的老人恐怕不至于如此走向絕路。
倘若是現(xiàn)在我,一定會給她的遺體蓋上一塊白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