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深夜軟妹俱樂部
深夜軟妹俱樂部丨latenightclub
一份精神鴨片、兩勺心靈雞精,
深夜2點,打開我。
▲關注軟妹俱樂部請猛戳 ▲
文/軟妹2號
人生啊,說到底就是一個人吃的晚飯。
外邊的燈紅酒綠,隔壁桌的言笑晏晏,別人碗里的紅燒肉,與你都沒有太大關系。你能做的,就是埋頭快速干掉面前那一碗熱氣騰騰卻沒有滋味的云吞面,偶然翻翻手機裝忙,再拿起左手邊捏成球的紙巾擦擦額頭和人中的汗水,心里求老天保佑菜葉千萬別黏在牙齒上。畢竟,沒有同伴會告訴你這些狼狽的事實。吃完付款,抬頭出門,看著那些高高低低的招牌,再假裝不經意地瞟一眼店里是否有和你一樣獨自進食的人。
“兩個人一起吃的是飯,一個人吃的是飼料”,這是喜愛的日劇《最完美的離婚》里最令人唏噓的臺詞之一。就是這么簡簡單單連道理都不算的一句話,總是讓人心有戚戚,以至于有時候不得不一個人吃飯時,都把自己想像成“孤獨美食家”,一碗茶餐廳的鴛鴦燒臘都要氣定神閑地品出魚龍混雜的舊殖民地風味。
講真,找到一個合得來的飯友,不亞于找到一個可以共度一生的伴侶。
要找到一個能夠在他面前自在地吃飯的人,是很難的一件事。圖/《一起用餐吧》劇照
他要和你有match的時間表,才能一起午餐晚餐下午茶,甚至可以的話,還能奢侈的求得一餐宵夜;他不能太聒噪,吃飯的時候不能噪音不斷,不能亂噴唾沫星子,也不能太挑食,這個不吃那個不吃,壞了你每天三次神賜的好興致等等等。
回想人生到現(xiàn)在所結交到的親密友人,大部分都是一頓頓飯累積起來的感情。包括那些校園時光和青春血肉相連的記憶,都有各式各樣的食物相伴。比如,學校的后門總是充滿魔力,每次晚自修放學都忍不住三五成群去喝糖水、吃燙菜、買奶茶、啃燒烤,或是圍著擺攤賣蝦餅的阿婆說說笑笑。再不然,就是每人拿著一碗臭豆腐或啃著炸香蕉,招搖過市,越過穿著紅色圍裙的阿族媽,看著形形色色的、穿著校服的學生穿梭在小巷,還可以一直從今天遇到了哪個小賤人,聊到天朝的是是非非。
你說,記憶究竟是如何發(fā)展和連接,才會固化成一個地方,一家店,一種味道,在你的生命故事里安營扎寨呢?待到慢慢成年、獨立,時間如同手中緊緊攢握的毛線團,自以為對此有百分百的把控,卻總是在它顛簸滾出老遠時,才驚覺原來如此不可碰觸。
你多久沒有和朋友一起擼串了?你還能找到一個人深夜跟你出去擼串嗎?
不由得想起另外一部喜愛的劇集《一起用餐吧》,女主角經常獨自吃不太美味的便利店紫菜包飯,一次次經過想嘗試的餐館卻總因沒有飯友,而落寞舍棄。她就像每一個在時光面前苦苦掙扎的我們,不知道從哪年,哪個時間節(jié)點開始,自己從一個被朋友簇擁穿過食堂的人,變成一個人到中年獨自生活的女人,沒有愛情,沒有順心的工作,也沒有一起用餐的飯友。
有的食物適合開心的時候吃,有的食物適合傷心的時候吃,有的食物適合在半夜吃,有的食物適合在雨天吃。世上食物有那么多種,但實際大部分都比較適合跟人一起吃。適合一個人吃的食物,少之又少呢。
而此時,身處異鄉(xiāng)或在外漂泊的你大概也在思考著“吃什么”的主題,可是,你可能因為找不到投契的飯友,不得不選擇點外賣;因為工作的繁忙,不得不啃著漢堡包坐上午夜歸家的出租車;因為獨居,總有多出來的飯菜,不得不第二天繼續(xù)吃;因為時差,不得不面對早睡的親友和餓得無法入睡的夜晚;因為悲傷,一邊流著眼淚看書一邊啃著巧克力…….
不知道從哪年哪個時間節(jié)點開始,沒有愛情,沒有順心的工作,也沒有一起用餐的飯友。圖/《一起用餐吧》
人生就是這樣,除了有芝士的香氣,也會有熱辣的窘境。能跟人說句“一起用餐吧”,真的是蠻溫暖又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呢。
最后只是想跟你們分享《一起用餐吧》第一季片尾的那首小詩:
飯
獻給因為孤單吃很多飯的你
獻給因為厭倦睡很多覺的你
獻給因為悲傷哭得很多的你
把陷入困境的心當作飯一樣咀嚼
反正人生都是要由你自己來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