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紀(jì)念建筑賀知章秘監(jiān)祠(賀秘監(jiān)祠),俗稱湖亭廟。
相傳宋紹興十四年(公元1144年),
紹興賀知章秘監(jiān)祠
郡守莫將在賀知章讀書的故地(紹興)重建“逸老堂”,以祀賀知章和李白。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太守張津重修。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太守胡矩重新進(jìn)行維修。元至元年間(公元1335-1340年),逸老堂和涵虛館合并,改設(shè)水馬站,分為南北二館,賀秘監(jiān)祠被廢址。至正十九年(公元1395年),浙江分省命理問邱修館舍,得知章像于蕪穢中,于是就在驛站東西的偏房作祠堂祀之。明洪武初年,南北二館合并為一驛站,將祠堂遷至今天的位置上。清乾隆四十七年建后殿。現(xiàn)存建筑為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的,坐北朝南。該建筑共有三進(jìn),均為五開間。正殿門額題有“唐秘書監(jiān)賀公祠”,祠內(nèi)原有北宋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的《眾樂亭詩刻》,其中有王安石、司馬光等十五人詩二十首;南宋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重建逸老堂記》,吳潛撰文,張即之書,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賀秘監(jiān)祠堂記》劉仁本撰文,史銓書,周伯琦篆,徐仲?;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敘唐秘監(jiān)賀公知章碑》,沈愷撰文方仕集唐李邕書等碑刻。
賀知章雕像
賀知章墓位于江蘇省豐縣歡口鎮(zhèn)賀堌集村西北隅。安史之亂后,永王李璘起事,政局不穩(wěn),社會(huì)動(dòng)蕩,其部分后裔千里避亂,流徙至蘇北,在今豐沛邊境的賀莊、賀堌集一帶落戶定居。為固本知源,在村莊西北隅虛構(gòu)賀知章墓,以示紀(jì)念。唐德宗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該村被定為賀堌集,直至今日未改。村定名后,先后建起賀堌寺、玄帝廟、觀音廟、火神廟、關(guān)帝廟、佛祖廟等寺觀廟宇。賀知章墓及墓碑仍存。
賀知章的詩有哪些
1、《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2、《回鄉(xiāng)偶書》
。ㄒ唬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ǘ
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fēng)不改舊時(shí)波。
3、《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荒境盡懷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雖不戰(zhàn),五月尚持戎。
遣戍征周牒,恢邊重漢功。
選車命元宰,授律取文雄。
胄出天弧上,謀成帝幄中。
詔旗分夏物,專討錫唐弓。
帳宿伊川右,鉦傳晉苑東。
饔人藉蕡實(shí),樂正理絲桐。
歧陌涵余雨,離川照晚虹。
恭聞詠方叔,千載舞皇風(fēng)。
4、《題袁氏別業(yè)》
主人不相識,偶坐為林泉。
莫漫愁沽酒,囊中自有錢。
5、《太和》
肅我成命,于昭黃祗。
裘冕而祀,陟降在斯。
五音克備,八變聿施。
緝熙肆靖,厥心匪離。
6、《采蓮曲》
稽山云霧郁嵯峨,鏡水無風(fēng)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盡,別有中流采芰荷。
7、《壽和》
惟以明發(fā),有懷載殷。
樂盈而反,禮順其禋。
立清以獻(xiàn),薦欲是親。
于穆不已,裒對斯臻。
穆穆天子,告成岱宗。
大裘如濡,執(zhí)珽有颙。
樂以平志,禮以和容。
上帝臨我,云胡肅邕。
8、《曉發(fā)》
江皋聞曙鐘,輕枻理還舼。
海潮夜約約,川露晨溶溶。
始見沙上鳥,猶埋云外峰。
故鄉(xiāng)杳無際,明發(fā)懷朋從。
9、《奉和御制春臺(tái)望》
青陽布王道,玄覽陶真性。
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
神皋類觀賞,帝里如懸鏡。
繚繞八川浮,迢峣雙闕映。
曉色遍昭陽,晴云卷建章。
華滋的皪丹青樹,顥氣氤氳金玉堂。
尚有靈蛇下鄜畤,還征瑞寶入陳倉。
自昔秦奢漢窮武,后庭萬馀宮百數(shù)。
旗回五丈殿千門,連綿南隥出西垣。
廣畫螓蛾夸窈窕,羅生玳瑁象昆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