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詔獄是非常的恐怖,但也有人真能扛過來,只是下了詔獄,死的比出來的多得多。
關于詔獄的酷刑。
最有名的,有立枷,是大太監(jiān)劉瑾發(fā)明的:
“其重枷頭號者至三百斤,為期至二月,已無一全。而最毒者為立枷,不旬日必絕。偶有稍延者,命放低三數寸,則頃刻殞矣。凡枷未滿期而死,則守者掊土掩之,俟期滿以請,始奏聞領埋,若值炎暑,則所存僅空骸耳,故談者謂重于大辟云。”
其次是彈琵琶:
“五毒備嘗,肢體不全。其最酷者曰琵琶,每上百骨盡脫,汗下如水,死而復生,如是者二三次,荼酷之下,何獄不成”
此外有刷洗,有秤竿,有抽啊腸,有剝啊皮,還有黥刺、剕、劓、閹割、挑膝蓋、錫蛇游種種名目的非刑。
而且犯人進了詔獄,有一條規(guī)矩,先按照程序,受一遍標準的酷刑,在此期間,犯人都沒有機會解釋案情。
每升堂,一拶敲一百,穿梭一夾,敲五十板子,打四十棍,慘酷備至,而抗辨之語悉不得宣。
面對如此名目繁多的酷刑,看見就頭皮發(fā)麻,如果經歷一遍,又有多少人能撐下來呢?
甚至有明朝進過詔獄的官員說,他寧肯在刑部大牢呆一百天,也不愿意在詔獄呆上十天,可見詔獄恐怖如斯,刑部大牢與之相比,簡直就像天堂。
當然,也有人能在詔獄扛上幾年不死。比如明初大才子解縉。
朝初年大才子解縉,在詔獄扛了五年之久,扛過了詔獄的種種酷刑。
解縉是明朝初年的大才子,朱元璋時期,他就進入宮廷,給明太祖朱元璋當侍讀一類的近臣,朱元璋說他同解縉等近臣,恩如父子一般。
后來解縉因為言辭放浪,被朱元璋貶謫,建文帝繼位以后,又重用解縉。靖難之役的時候,解縉跟一幫小文臣聚在一起,表示要自殺殉節(jié),結果四五個人里面,只有一個人自殺了,解縉沒自殺,還投降了永樂大帝。
永樂大帝朱棣當上皇帝以后,很欣賞解縉的才華,還把他提拔進內閣,成為近臣,解縉能進去,可見明成祖對他的寵信。然而,解縉進了內閣并不是什么好事,首先他卷入了內閣亂斗,被人斗了一番,接著又卷入了奪嫡的斗爭。
歷史上流傳過這么一件事,說明成祖更喜歡漢王朱高煦,而不喜歡太子朱高熾,有立朱高煦的意思,就問解縉他的意見,解縉當時說“好圣孫”,這指的是太子的兒子朱瞻基。成祖皇帝特別喜歡這個孫子,于是決定立朱高熾為太子了,因為將來畢竟要把皇位傳給好圣孫。
這件事得罪了漢王朱高煦,朱高煦就找各種理由整解縉。
成祖雖然沒有立漢王為太子,但是他太喜歡這個漢王了,便不斷超越一般藩王的規(guī)格,給漢王加官進爵,賞賜物品,甚至使?jié)h王的特權超過了太子。
解縉就上書藱n勺嬲餉醋觶餉闖璋和,让汉王势力坐大,恐诺搷槳启夺嫡争权祼砾端。对国家是不蠙┊兆。成祖一听发怒,说解缙震}搶爰涔僑,脫]腥順賈。后罍愐了綐q冢呀忡票崳鬮韃頰共我欏?/p>
永樂八年,成祖北征,留太子監(jiān)國,正在外任職的的解縉回京,因為成祖不在,就去見了太子,漢王就抓住這個機會攻擊解縉。漢王攻擊解縉私自覲見太子,沒有人臣之禮,報到了成祖那里,成祖聽了大怒,把解縉下到了詔獄。
漢王整解縉,不光整他一個人,還連帶整了一堆人,說白了,都是支持太子的人。這其中包括大理丞湯宗,宗人府經歷高得抃,中允李貫,贊善王汝玉,編修硃纮,檢討蔣驥、潘畿、蕭引高并及至剛。
這些人進了詔獄,還有好果子吃嗎?當然是各種酷刑,各種嚴刑拷打,史稱“拷掠備至”,也就是各種各樣的酷刑,都用上了。
結果,除了解縉,其他人都沒扛住,死在了詔獄。至于解縉,又不知道經過了多少酷刑的折磨,竟然能挺過來,也是個奇跡。
解縉被下詔獄是永樂八年,一直到永樂十三年,解縉還在詔獄垂死掙扎。一直挺了五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