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省財校面授學習期間,我們92名函授班學員,加上其他一些培訓班學員,與全日制在校生們闊用一個食堂,一個水鍋爐,甚至同住一棟宿舍樓。或許就是因為增加了我們這些學員,學校的食堂和水爐房等生活場所,開始顯得擁擠起來。買不到飯菜,打不到開水是常有的事,有時候,還不得不去學校外面的攤點就餐、打開水。學校內(nèi)倒是有一個招待所,但是場地很小不說,飯菜價格還很貴,那里,不是我們這些上班不久的學員們常去的地方。
為了避免老是往外面攤點跑,也為了節(jié)約吃飯和打開水的時間,從第二學期開始,我與老趙商議在食堂,我倆一個負責買飯,一個負責買菜;打開水時,一個在里面站隊,一個在外面接應。果然,這招很奏效,本地區(qū)的其他同學們也紛紛效仿,倆倆配合起來。因為這,我與老趙經(jīng)常對朋友們說我倆是抓錢不數(shù)的兄弟。
記得每次考試之前,我倆都會去學校旁邊的小樹林里,相互提問并回答問題,復習迎考。
最令我難以忘懷的兩件事情,一件發(fā)生在1987年秋,另一件發(fā)生在1988年春。
1987年10月下旬的一次面授和考試。臨出發(fā)前一天,我突然得了急性腸炎,可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我去醫(yī)院買了點痢特靈,吞服以后,感覺還行,就堅持著來到學校。讓我沒想到的是,到了學校以后,病癥復發(fā),而且加重得很厲害。前三、四天時間,我無法堅持去課堂上課,更別說去食堂買飯菜,去水房打開水了。老趙看我這樣,每天為我端來白米飯,讓我用白開水泡飯吃(不能吃帶油的菜)。幾天后,我稍微好點的時候,老趙就去小招待所為我買來面條,改善一下伙食。晚上,他還跟我復述一下課堂上老師授課的內(nèi)容。孤身在外的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來自親人般的溫暖。
我同桌我摸全身 同桌摸的我無力氣反抗
1988年4月中旬,我又接到了學校寄來的,當月下旬的面授和考試通知。記得那年的4月份,天氣特別異常。上、中旬,氣溫反常的高,跟盛夏差不多。我沒多考慮,就穿著單衣跑到學校。沒成想,到校后,氣溫陡然下降得很厲害,仿佛又回到冬天,凍得我只打顫,實在沒辦法堅持去課堂上課。我也想過去街上買一件御寒外衣的想法,但是,由于省財校地處相對偏僻的五里墩外,當時又沒設公交車站點,我知道,步行幾公里去城內(nèi)去買衣服,肯定會讓我凍感冒的。那個時候,家里還沒有安裝電話,再說,我也不想給在家?guī)讉月大孩子的妻子添加麻煩。就這樣,前兩天我就卷縮在被子里。令我感到意外和驚喜的是,第三天,老趙愛人為老趙送衣服來了,而且細心的老趙愛人,怕氣溫繼續(xù)下降,居然帶了一件晴綸衫和一件外套!我一看,心中暗喜,老趙何等聰明,馬上就看出了我的心思,當即說兩件正好,給小陳一件。正是這件救急的晴綸衫,讓我安然度過了最重要的一次面授和考試!后來知道,正是那次考試,有好幾位學員補考也沒通過,硬生生地被擋在了領取畢業(yè)證書的門外!在為他們感到惋惜的同時,我也感到后怕如果沒有那件晴綸衫,自己是不是也會像他們一樣,白費將近三年的學習時間,以及那些學、雜費用呢?
這兩件事情,常常在我的心頭縈繞和回味,也常常跟我的親人、同事們念叨其中的溫暖和感動。妻子曾說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幾個貴人的幫助。這話,我信。
我與老趙同處一個市的國稅系統(tǒng)(1993年國、地稅分設前,因工作需要,當時已擔任縣財政局副局長的老趙,被交流到國稅局擔任副局長),每年在市局開會的時候,也能碰上一至兩次面。盡管他現(xiàn)在是一個縣局的一把手,但當我倆見面的時候,總是會像親兄弟一樣,相互問長問短。我想,這,大概就是同學之間最真摯的情誼吧。無論職位高低,無論天涯海角,在心的一個角落里,總貯藏著對方的音容笑貌、點滴溫存,以及歷歷往事。緣是天意,份是人為,我慶幸在人生旅途中,收獲了這份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