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也懂時尚,還經常能跟隨年輕人的節(jié)奏,家里有人過生日時,我們經常會去縣城的歌廳唱卡拉ok,很少出入這些場所的父親,竟然一點都不緊張,只要你給他點了熟悉的歌曲,他總能踩準節(jié)拍,投入的演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少年壯志不言愁》等經典的老歌,在他的演繹下,蕩氣回腸,美好如初,總能把我們帶回那個純真而久遠的年代。
在父親的世界里,音樂是引領他走向老年幸福生活的法寶,也應該可以紀念那些逝去的拖兒帶女的青春歲月。
山東口音爸爸女兒拍攝16分鐘 國產父女13歲精精精
音樂是老年最好的陪伴,也是可以治愈心靈孤獨的,我一直這樣認為,昨天,樓下跑步時,耳機里又響起《當你老了》的優(yōu)美旋律,當葉芝的詩如畫片般徐徐打開,那些可以想象的或已經遇見的場景猝不及防的襲來,冬陽下的我,還是再次潸然淚下。
父親不僅歌唱得好,而且胡琴笛子蕭,樣樣在行,聽說當年,爸爸剛認識媽媽時,在姥姥家那個高高的山崗上,一聲聲動聽的笛聲貫徹多少個清寂的夜晚,俘獲了媽媽的芳心。
我也記得小時候,過八月十五的那天晚上,院子里的小涼桌上擺滿了瓜子和水果,我們在院子里乘涼,吃著這些平常不太有的美食,爸爸媽媽在一旁聊天,偶爾會聊起過去的這些音樂,爸爸興起時,會拿出他的那把破二胡,斷斷續(xù)續(xù)的拉幾首,拉《十五的月亮》時,我們幾個連同媽媽還會伴唱呢。這樣的小型音樂會,在我兒時的記憶里,是無比美妙的。盡管,長大后,我們大多數(shù)人沒有遺傳父母的音樂細胞,(當然,其中也有唱的好的),但至少,我們卻放棄了對音樂的執(zhí)著。我不知道在這點上,父親會不會有些許的遺憾,不過好在,孫子輩的人中大多熱愛音樂,我希望不久的將來他們可以跟外公一起開一場真正的只屬于我們這個家庭的音樂會。
父親的音樂陪他走過了很多清苦的時光,磨難的歲月,而如今,父親的音樂,是他至尊的享受,是他一個人的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