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島(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固有領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民主礁),隸屬于中國海南省三沙市,是中國中沙群島中惟一露出水面的島礁,位于北緯15°07′,東經(jīng)117°51′,距中沙環(huán)礁約160海里。
黃巖島是一個略呈等腰三角形的大環(huán)礁,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15公里,周邊長約55公里,面積約150平方公里。其頂面除了數(shù)以百計的呈帶狀環(huán)繞澙湖的大礁塊(1–4平方米不等)外,一般皆在水下0.5–3米。
黃巖島自古就是中國固有領土,神圣不可侵犯,元朝起納入中國疆域長期管轄,隸屬于中國海南省三沙市。
我國黃巖島的資源豐富
附近的金屬礦產(chǎn)資源包括錳結核和金屬軟泥,所含的金屬種類豐富,約有30多種,其中錳、銅、鈷、鎳的含量最為豐富。還含有豐富的磷礦,海底蘊藏有大量的可燃冰
另外,黃巖島附近蘊藏著大量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
菲律賓對黃巖島領土要求毫無法律依據(jù)
方面曾經(jīng)提出,黃巖島在其主張的200海里專屬經(jīng)濟區(qū)內,因此是菲律賓的“固有領土”。國際法上一項基本的規(guī)則從來都是“依據(jù)陸地統(tǒng)治海洋”,即國家先有了某陸地的主權,才能對鄰接該陸地的海洋主張權利,而這一點在《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當中已經(jīng)得到了明確體現(xiàn)。
菲律賓的主張恰恰相反,先主張對海洋的權利,再據(jù)此主張對該海域內陸地的權利。這顯然是本末倒置。
菲律賓以“地理鄰近”為借口提出領土要求在國際法上根本就不成立,毫無法律依據(jù)。
長期以來菲律賓官方地圖從未包括黃巖島(黃巖島從來不屬于菲律賓,一直是我國固有領土)
1898年12月10日《巴黎條約》第三款所規(guī)定,黃巖島位于菲領土邊界之外。
另外,在1935年頒布的菲律賓憲法等菲國內法律法規(guī)中,菲官方屢次明文確認菲律賓領土范圍,黃巖島不僅不在其宣布的領土范圍之內,而且菲律賓領;c和基線也未涉及黃巖島。
最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1984年菲律賓出版的地圖仍然將黃巖島標繪在菲領土范圍之外。
被菲律賓強行霸占15年,最終我國奪回的黃巖島控制權
經(jīng)過“黃巖島事件“(指的是2012年4月10日中漁民在黃巖島附近被菲律賓抓捕的事件)之后,被菲律賓侵占15年,最終中國取得勝利,牢牢控制了黃巖島,這是中國南海政策的一個真正的轉折點。
菲律賓圍繞黃巖島展開的激烈爭奪發(fā)現(xiàn),菲律賓的神操作不但丟了對黃巖島的實際控制權,還客觀上刺激了中國和海警力量的建設,間接幫助中國扭轉了南海的被動局面。
我國南沙群島,目前很多島嶼被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侵占
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我國對此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面對錯綜復雜的局勢,使得中國收回必然需要一個長久而完備的計劃,但是中國和中國人民,對于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決心,是誰都不能阻止的。
下圖是南海各方實際控制情況(只統(tǒng)計大于0.008平方公里的島礁)